星期三, 12月 27, 2006

2006歲末 賀年信 - Arthur 致 好友

A親愛的好友:

2006年歲末,一日從桃園大園的一家公司出來,經指點,走一條鄉間道,接往高速公路。那是在一陣鋒面過境之後的午后,青空在上,金黃色的陽光西斜照著大地,視野可以一直延伸到數十公里之外的林口台地。我開車穿過未曾走過的溪海花卉區,道路兩旁是一些私人花園和休閒農場,也種植一些向日葵。我停下車來,拍了幾張葵花的特寫,選作為今年賀卡的相片。路旁有一位農夫,拿著鋤頭,彎著身在翻動雨後的泥土。我彷彿看到那一幅世界名畫「晚禱」在我眼前出現。當這一年,台灣的上空,因為政治的紛爭,使社會和人心浮動不安時,唯有一般百姓,穩穩地握著自己手上的工具,默默地耕耘這一塊生長、養育的土地,讓人從心裡油然生起一種無名的感動。

感謝許多朋友的支持和肯定,安瑟又長了一歲,邁向第14個年頭。這一年除了提供企業的教育訓練和顧問之外,也建構一個數位學習網路(http://www.eanser.com.tw)自12/月起運作,安瑟代表美國營運管理協會(APICS)的國際專業認證(CPIM和CSCP)這一年有越來越多人參加,我個人也獲得美國APICS協會所頒的傑出國際產業管理師CFPIM之資格(全球僅有200多位,台灣有4位)。安瑟也成功為企業推薦幾位高階人才。年底得知安瑟第二度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所頒的學習護照獎(第一次在2003 ),在當前台灣景氣低迷,製造業大都外移的情況下,我們唯有更加用心和不斷地改變和創新,才能持續向前進。

今年我的驛馬星跑得不遠,只限台灣島上。幾次南北來往的路上和假日抽空讀了幾本書,印象較深刻的是「心塵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講孤兒院出生的男孩荷馬的成長過程,和最後回到孤兒院接任院長的故事(原著改編的電影獲得1999年奧斯卡最佳劇本),「梅崗城故事」由一位白人律師的女孩,描寫童年時父親如何排除眾人的反對,勇敢地為一位無辜的黑人辯護(此片獲得奧斯卡多項獎),還有「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天使投資家」、「追逐日光」,以及幾天前在火車上讀的「鯨騎士」(WhaleRider)等書。有些讀後心得陸續發佈在今年七月開始的個人部落格(Blog) http://arthurtseng.blogspot.com/ “小小奇蹟”,與大家分享。你若有空讀它,也歡迎你將意見留下來。去年我翻譯的一本關於限制理論(TOC)的商業小說「印鈔機」(Cash Machine)也由中國生產力中心於今年2月出版。閱讀帶來一些樂趣,分享作者的觀點,也拓開自己的視野和不斷檢討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不久前,自日本衛星台觀看到盲人男高音波珈利(Andrea Bocelli)在Las Vegas有一場表演。於是自Amazon購得一片DVD,其中有一首祈禱(The Prayer)由他和一位女歌手Heather Headley合唱,令人印象深刻,迴響在耳邊久久不去。這曲子是這樣唱的:

The Prayer 祈禱

I pray you'll be our eyes, and watch us where we go.
我祈禱您是我們的眼睛,看顧著我們去的地方
And help us to be wise in times when we don't know.
在我們無知時,讓我們更有智慧
Let this be our prayer, when we lose our way.
希望這是我們的祈禱,當我們失去方向時,
Lead us to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用您的仁慈,帶領我們
To a place where we'll be safe.
用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I pray we'll find your light, 我祈禱我們會尋到你的光
And hold it in our hearts. 保藏在我們心裡
When stars go out each night, 當每晚星光消失時,
Remind us where you are. 提醒我們您在那裡
Let this be our prayer 希望這是我們的祈禱
When shadows fill our day 當日子充滿陰霾時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用您的仁慈引導我們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給我們信心所以我們都會安全

Just like every child. 就像每一個小孩
We ask that life be kind 我們盼望生命是慈愛的
And watch us from above. 並從上方看顧我們
We hope each soul will find 我們希望每一個靈魂會找得到
Another soul to love. 另一個可以愛的靈魂

Let this be our prayer, 希望這是我們的祈禱
just like every child. 就像每一個小孩
Needs to find a place, 需要找一個地方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以您的仁慈引導我們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給我們信心所以我們都會安全

 
自從住家在兩年前搬到新竹市郊後,活動的空間大了些,最愜意的是在一天工作和晚餐之後騎上單車在夜光下兜風,抬頭看不同季節的星空變化,尋找辨識幾個熟悉的星斗。這天上和人間,隨者季節不停地轉動,月才圓又缺,缺而後圓。不論時空如何流轉,相信每一個人內心所企盼的都是可以平平安安,永遠擁抱著一些夢想,踏實地過每一個日子。今年如此,來年也如此。這樣的願望是最簡單,卻也是最珍貴。

祝福您新年
平安 如意

曾渙釗 敬上
2006歲末 于風城

星期五, 12月 08, 2006

人海中尋人

曾渙釗

2005年10月我和一位同仁參加美國營運管理協會(APICS)在堪薩市(Kansas City)舉辦為期三天的國際研討會。由台灣出發一同參加的有在數位聯合擔任資深副總的傅先生。由於住的飯店不同,第二天早上我們在研討會場見面聊一下,然後各自行動,我上午去參加協會全球的業務會報,傅先生去參加各場不同主題的研討會。

我們和傅先生講好晚上一齊去吃飯,但問題是他和我都沒帶手機,在這麼多人中要互相連絡的確不易。第二天下午我去聽一場研討會,出來時已三點左右,越來越接近黃昏,我想趕快找到傅先生,約好晚上在哪裡見面,再一齊找餐廳吃飯。但是參加此次研討會來自全球各國的人數有1,500人之多,要在這麼多人中找到傅先生的確不易,只有靠運氣。

我在研討會的大廳走廊四處游走,希望能在人群中找到傅先生。心理這樣期望著,走著,走著看見遠遠的地方,有一張椅子,上面坐著一位先生,背靠著牆正在休息,我仔細看看這一位不就是我在尋找的傅先生嗎?因為時差的緣故,他正坐在椅子上閉目休息。
我沒叫醒他,在他前面不遠的地方找個椅子,坐下來,等他醒來。片刻之後,他睜開眼看到我,我走向前和他討論晚上一齊會合吃晚餐的細節。但他不知道我已經在會場上尋他一陣子了。

我一直相信人和人之間有些感應,當你在想一個人的時候,他也許就會感應到,而你和他就會碰面或連絡上。誠如辛棄疾的一首詞所描寫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對我而言,這次的經驗應驗了生活中每天都可能發生一些小小奇蹟。

星期五, 11月 17, 2006

台北捷運站的異國人情

有一天我從新竹出發到台北,準備搭捷運到淡水,目的地是位於淡水的一家公司。我搭車到台北車站的捷運站,準備從口袋中拿出五十元硬幣,投入自動售票機時,赫然發現,口袋裡是空的,趕快伸手到另一個褲袋,發現它也是空無一物。心裡想:「糟糕了」我身上竟然忘了帶錢。剛才在家裡换衣服時,忘了將錢拿出來。還好,身上還帶著皮夾,可以拿提款卡到附近的提款機提出現金。但是打開皮夾,裡面卻找不到提款卡,或許放在家裡桌上,忘了放入皮夾子裡。身上沒帶錢,也許還有其他方法,我在台北有許多朋友,也有同學在銀行服務,距離台北車站不遠,可以搭計程車去向他借一點錢。但是來回會用掉幾十分鐘,如此一來,與客戶原先約定的時間就會遲到。我於是努力思考如何找錢搭車,又不會遲到的方法。畢竟新台幣五十元不是一筆大錢,應該很容易借得到。這時真正體會到「沒錢寸步不行」的窘境。

我於是從面向捷運站的自動售票機,轉過身來看著那一群在捷運站裡熙來攘往的人潮,心生一計,何不向這些人借呢?說不定有人願意借我五十元。日後,我再將錢寄還他。我看到前方有一群年青人大約八、九位,圍著圈正在講話,我於是走過,開口問:「有沒有人願意借我五十元,我忘了帶錢,沒錢買車票。」這幾個人有點訝異地看著我。幾秒鐘過去之後,有一位年輕女孩自皮包中拿出五十元的一個硬幣交給我。我接過來,謝謝她,並請她留下姓名、地址等資料,以便日後返她。我也給了她一張我的名片,說明我的確是事出意外,並不是向她乞討或欺騙她。她卻回答說:「不用了!」,我接著問:「為什麼?」她說:「我們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觀光!」喔!原來是會講中文的馬來西亞華僑,但是我依然堅持要返她錢。她於是給我一張她目前服務公司的名片,也算留下地址吧!

我拿了她的五十元硬幣,買了捷運車票,到了淡水,叫一部計程車準時到達客戶的公司,再向接待的人借錢交給司機。但是這借來的五十元如何交返給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不能用台幣,只能返美金。換算成美金,只有一元五角,光是銀行手續費就不止。由於時間接近年底,如果買新年郵票,寄去比較方便。於是我買了一套新年生肖郵票,面值超過台幣五十元,並附上我的新年賀卡寄去,感謝這位小姐,在我緊急時主動借錢相助。她收到信和卡片之後也回信了,表示郵票比錢還有紀念價值。

這對我是一次很奇特的經驗,我相信對遠從馬來西亞來的這一位遊客而言,有一位穿著很整齊(不像乞丐)的人居然會向他們開口借錢,也是一次很特別的經驗。許多外國人來台灣都會說,台灣的人情味很濃,而我在台北捷運站,卻體驗到來自異國的朋友濃濃的人情味,這不也是一個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趣事。

星期五, 10月 27, 2006

電影夢的奇蹟

(小小奇蹟之10)
曾渙釗
剛讀完一本名為「奇蹟(Miracles)」的書,作者Stuart Wilde書中說他有一位好朋友,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當電影導演,他自倫敦的一所電影學院畢業,但因某些非關個人的問題而找不到工作。那時候若要在英國的電影界工作就必須要有電影工會的會員卡,但是你若沒有工作就不會有電影工會的會員卡。事實上,電影工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拒絕外人加入,他好友的夢想就因此卡住了。

有一天,這位想進入電影界的人碰見他過去的老同學,這位老同學開了一家餐廳,需要人手,為了先解決財務上的困境,他很樂意去當這家餐廳的服務生。他每天很努力的工作,休閒時間就看電影,藉由研讀電影讓他的美夢不會消失。每天中午有一位衣著整齊的老先生來餐廳用餐,我這位朋友很殷勤地服務他,經過幾個多月,這兩人成了朋友。有一天他這位朋友問這位老先生他從事哪方面工作,這位先生回答他即將從做了許多年的工作退休。「那工作是什麼?」我朋友問道,「喔,那是相當無聊的事」這位老先生說:「我是電影工會的理事長,那裡沒有什麼事做」。

十五年後,當作者有一次搭飛機飛越美國上空時,他無意間在飛機上播放的電影,很高興地看到他這位朋友的名字,出現在片尾製片人員名單上,他的奇蹟終於實現了。

台灣的電影導演李安在2006年因「斷背山」一片獲得奧斯卡和其他許多電影協會所頒贈的年度最佳導演獎,他在成名前也曾經一度有七年的時間沒有工作的紀錄,但一直沒有放棄他的電影夢,最後終於在電影界大放異彩,獲得最高的榮譽。一個人只要堅持自己的夢,奇蹟就會發生。
作者Stuart Wilde說:當你投入你的能量時,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注意可能會出現的信號,用你的感覺幫你決定,如果你無法確定,那就暫時什麼也不做。如果你的方向是對的時,時候到了你自然就會知道。每一個人都有夢,夢想實現時,奇蹟就發生了。

星期五, 8月 11, 2006

一位陌生的東方人

(小小奇蹟之9)
曾渙釗
1999年2月春節過後我搭飛機到紐約,下機後再轉車預計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康乃狹克州的紐哈芬(New Haven)。美國著名的長春藤名校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即位於此市,但我要去的是一個私人機構;Avraham Goldratt Institute(AGI),學習限制理論(TOC)如何應用在管理技巧(management skills)上。

晚上7點多到達紐約機場,在機場出口找到一家提供陸上交通服務的汽車公司,就上了一台小型客車(Limousine),從紐約機場開往New Haven。車上有幾位乘客,沿途有人陸續下車,車行約一個多小時之後,我旁邊坐的一位穿著風衣的陌生東方人忽然開口用英文問我:「到New Haven還要多久?」我用英文回答他「大約還要一個多小時」,我於是接著問:「你從哪裡來?」,他回答:「Taiwan」。我心裡覺得怎麼那麼巧也是台灣人,用台語講也可通。兩個人於是用國語聊了起來。這位先生是台北國泰醫院的婦產科醫生,有一個機會到耶魯大學醫學院附設的醫院見習一年,已經來美國半年,因為春節回台灣休假,再回耶魯大學繼續見習的工作。

到達New Haven的時間預估將近深夜,我問他如何回到醫學院宿舍,也許兩人可合叫一部計程車。他說有一位台灣來此學建築的先生會開車來接他到宿舍。

到了目的地,果然停車場就有一位台灣人開車來接他,這位先生我當然也不認識,但因為同是台灣人,寒暄幾句,就熟起來了。我問在這裡有多少台灣人,是否經常有聯繫。這位醫師告訴我,剛好有一位台灣師範大學的教授也來耶魯大學研究一年,這位教授為了謝謝幾位台灣同鄉協助他們夫婦安排住宿的事,準備在這週日在宿舍請幾位台灣來的朋友吃午飯,我聽到了很高興,也想參加,於是請這位醫師代為問一下教授,如果增加我一人是否方便。

二天後醫師回我電話,這位台灣來的教授歡迎我參加週日的餐會。到了週日我帶了一瓶紅葡萄酒,找到醫院宿舍在門口和醫師會合,就進入教授的公寓。這位教授姓張,我初次見面,他們夫婦二位我都不認識,我請問教授是哪裡人?也許來自同一家鄉。張教授回答:「我是高雄旗山人」,他接著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回答:「新竹」。

張教授一聽就接著說:「新竹,我很熟,因為我在新竹科學園區附設的實驗中學擔任過六年的校長。」我一聽,太巧了!正好我的兒子也曾讀過此學校的高中部,我於是告訴張教授,我是貴校的學生家長,再問他:「有一位洪老師,你認識嗎?」,張教授回答:「洪老師是我面談聘請到我們學校的」。我們終於找到一個交集點。

這世界果然真小!我繞了地球半圈,從東半球來到西半球,只因為和車上一位陌生的東方人談了起來,在接連幾個陌生人之後,就和有共同認識的人見面。這不也是生活裏的一個小小奇蹟嗎?

下次在許多場合,例如飛機上、火車上,研討會或其他和陌生人有接觸的地方,只要你肯主動和對方談起來,也許不到幾人之後,你們就會發覺有共同認識的熟人,這世界有時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小。


‥附記‥
近幾年有一個「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我喜歡稱之為「六人距離」,聽起來較不學術化)主張你和此地球上的任何人之間的距離,不會超過五個認識的人,此理論最早在1929年由一位匈牙利的作者Frigyos Karinthy,在他的一篇名為“鏈結”(chains)的短篇故事中提到。

1967年美國社會學家Stanley Milgram發明一個新的方法測試此理論,他稱之為“小世界問題”(the small world problem),他隨機選擇一位住在美國中西部的人寄包裹給住在麻州的陌生人。寄件人只知道收件人的姓名,職稱,及大約的地址。這些包裹先寄給只知其名字(first name)的人,此人可能知道最終要送到的收信人,然後透過一連串的轉接,最終送到真正的收件人。

雖然參與此活動的人原先估計此項鏈結可能會經過一百多位的中間人,但事實證明平均只需要五到七位的中間人,就可將此郵包寄到真正的收件人。Stanley Milgram將此種發現命名為 “六度分隔理論” 或 “六人距離”,並發表於“現代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上。創作家John Guare於1990年以相同名稱用於他的作品上,此詞從此更為人知曉。

我在紐約從New Haven的旅途中,和一位陌生的東方人交談,也驗證了此理論。中文有詞說“天涯若比鄰”,老外說的“世界很小,地球是圓的”,都說明雖然世界很大,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比想像的還近。
..... 此文發表於2006年八月

星期二, 8月 01, 2006

一本管理手冊

(小小奇蹟之8)
(曾渙釗)
我出社會工作兩年後,經大學同班同學介紹於1972進入電子公司擔任生產管理(PC)的工作,從此即在不同的電子相關產業服務長達20年。這家電子公司原本是台資企業,於1976年出售給美商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我的主管即由台灣人轉變成美國人。他擔任物料經理的職位,負責生產及物料管理、工業工程、廠務等,名叫Paul Ames。我在他底下從事生產及物料管理的工作。他來台任職兩年後,即轉換工作回到美國。在他離職前某一日,把我叫到他辦公室,和我談一些事,並贈我一本厚厚的原文書,這本書名是「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Handbook」。他告訴我這是由美國一個專業協會American Production &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簡稱APICS所出版,此協會也對於生產和存貨管理的專業人士舉辦一種專業認證考試,即Certified in Production & Inventory Management,簡稱CPIM,測試他們在此專業領域是否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在生產和物料管理的領域在國外有一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協會,負責研發、推廣及散佈相關的專業知識,並且舉辦CPIM的認證考試。自此以後我心中埋下一個小小的種子,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考取CPIM,成為此領域具有國外認證的專業人員。

1983年我轉到一家外商電信公司服務,但仍沒忘掉業餘如何充實自己成為專業人員,知道當時台灣還沒有舉辦CPIM的認證考試,若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首先就先申請加入APICS。入會後,每月定期收到APICS雜誌以及年度的國際會議的報告。我從這些資料有系統地獲得許多專業的知識,包括專有名詞以及國外各方專家、學者的一些見解。當時APICS正大力推廣物料需求計畫(MRP),製造資源規劃(MRPII)和及時生產(JIT)等的知識和實務,對我從事的工作也有許多助益。

1991年我服務於一家以生產滑鼠知名國際的公司,此公司考慮將原有的資訊系統轉換成一個更大的系統,因此找了幾家公司國外的MRPII或現在稱之為企業資源規劃(ERP)的軟體廠商來評估。其中有一家公司的業務經理來做簡報時,順便說明他們公司的顧問師,不論是負責軟體應用或IT技術的人員或顧問,都需要取得兩個認證;一個是該公司軟體的知識,另一個是CPIM的認證,因為CPIM是此領域共通的標準和語言。聽到他的簡報,更加深我未來去考CPIM的決心。我也得知此項考試已可在台灣舉辦,而台灣飛利浦公司也鼓勵他們員工去考取此項認證。

我先是透過台灣飛利浦的朋友報名參加在台灣(台北)的第一次考試,後來再參加由台北一家顧問公司報名考試,經過一年後,分別通過六個科目的考試,於1995年取得CPIM的資格,距離我第一次聽到APICS和CPIM將近二十年。

1993年我離開業界,自己成立一家管理顧問公司,服務的專業領域即涵蓋APICS的知識領域,包括生產及存貨管理,以及MRP、MRPII、ERP等,後來陸續擴展到供應鏈管理(SCM)及運籌管理等。

2001年公司決定自APICS引進CPIM的認證課程,以便協助更多台灣人和我一樣考取CPIM的認證。2004年春一天,收到APICS總部發的一張E-mail邀請我成為台灣的代表。他們並且說從資料顯示,我已是他們超過二十年以上的資深會員。2004年八月,我們公司(安瑟管理顧問公司)正式成為APICS在台灣代表機構,負責考試認證和課程,以及APICS相關知識的推廣。2006年,我向APICS申請,經審查核准成為全球少數的CFPIM(傑出國際產業管理師)。
從我第一次拿到一本管理手冊到我考上CPIM,並成為APICS在台灣的代表機構,協助推廣APICS的知識和CPIM認證,其中隔了約三十年,這過程中的許多發展是我自己想像不到的。我很感謝這位美國主管Paul Ames當初送我這本書,它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我後來走的路和發展。一本管理手冊對我和其他人有這麼大的影響,不也是生命中的一個奇蹟。
..... 本文發表於2006年八月

星期五, 7月 28, 2006

五十元鈔票

(小小奇蹟之7)
(曾渙釗)
我居住的新竹以風出名,大家都叫它風城。到了秋冬時,由台灣海峽東北方吹來的九降風,既強又急。一日我從台北回來,走出新竹車站,騎著自行車在街上行進,由於風大,我於是低著頭,躬著身,大力踏著車子向前進。這時看到前方有一團紫色的紙,被強風吹著向我滾來,我判斷那應該是一張鈔票。於是,當鈔票快飛滾到我前方時,我趕緊剎車,沒想到用力太猛,自行車的剎車線居然斷掉了,但車子也停下來。

我下車先撿起那張鈔票,那是一張50元的新台幣,但看四週不知是誰掉的,也許在路上已被風吹得很遠。由於自行車的剎車線斷了,只能徒步將自行車牽到一家自行車店去修理,請師傅換一條新的剎車線。換好時,我問師傅要多少錢,師傅還沒開口時,我心想不會恰巧是五十元吧! 果然沒錯,修車的師傅說:連工帶料總共是五十元。我於是從口袋裡掏出剛才路上撿到的五十元給他。

我若是不需急剎車,就不會把剎車線弄斷掉。但更換一條剎車線也正好是撿到的五十元。這正是有趣的巧合,稱得上日常生活裏的一個小小奇蹟。
..... 本文發表於2006年七月

心田深處

(小小奇蹟之6)
(曾渙釗)
60年代初,我大學畢業後,在台北短暫工作四個月之後,一方面思考未來的工作生涯,一方面也應父親的要求,回到家鄉;台灣有名的風城-新竹。經介紹到一家新成立玻璃工廠上班擔任外銷專員乙職。工作之餘,想學點東西充實自己的能力。一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小廣告寫著「美國老師免費英文教學」,於是找到地址報名上課,每週二、四晚上七點到九點上課。英文老師是一位資深的美國籍傳教士Miss Evans,年齡約六十歲上下。同學中還有一位年長的彭醫師,恰巧是我小學同學的父親,因為計畫到美國定居和工作,也來參加此英語課程。

Miss Evans的工作是在新竹地傳教,她開了一部小的旅行車,車上展示及出售許多基督教相關的書籍,一週兩次的課程也有宣揚基督教的用意。她會先上一小時的英文課程,教材就是當時學習英文最流行的「英文900字型」。一小時後Miss Evans會提供她自己做的茶點,並且自己彈琴,教我們幾個學生唱基督教的聖歌。十五分鐘之後,再用一本以現代英文寫成的聖經“The good news for modern man”解說和討論新約聖經裏的一些故事。

我參加此英文聖經班約二年後結婚了,而Miss Evans 也因工作緣故調到桃園,此後就沒有聯絡。

多年之後,有時想起Miss Evans和她教的英文課。心想她人不知在何處傳教或許退休了。於是到她最後在新竹住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基督教傳教中心去打聽。傳教中心的外藉人士給我一個地址,那是基督教傳教人士退休住的地方,位於美國佛羅里達(Florida)的西棕櫚海灘(West Palm Beach),我於是寫信給她。

信中提到不久前我在電影院看到一部電影「心田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在電影結尾的地方,所有在片中出現的演員不論是白人、黑人,生者、死者,好人、壞人都聚集在教堂裏作禮拜,並一齊唱一首聖歌“在花園中”(In the garden)。當電影播出這首曲子時,我心中跟著默唱,因為想起Miss Evans在英語課中教我們唱過這首曲子,曲和詞我都熟,也就格外有感覺。

Miss Evans接到我的信後不久就回信,由於我不確定她是否對我有印象,於是信中提到和彭醫師同班,她在信中就提到彭醫師到了美國也去找她,兩人見面聊得很愉快。她告訴我退休後和妹妹一齊住在退休傳教士的宿舍,還可自己開車去購物。但看她的簽名已有點抖抖的畢竟她那時可能是七、八十歲的人了。

和Miss Evans繼續通了幾封信之後,一天收到她妹妹寄來的信,告訴我Miss Evans不久前已去世了。在整理她留下來東西時,發現她和我有書信來往,於是告訴我此消息。信中並提到教會的人如何為Miss Evans辦一個莊嚴和溫馨的追悼會等。

現在每當我無意間聽到「在花園中」(In the garden)這首曲子(貓王Elvis Presley就唱過此曲)我就會想起Miss Evans教我們唱這首曲子。我和Miss Evans分開數年之後,又和在地球另一端的她聯絡上,有機會在她暮年時向她說聲謝謝,這不也是生活裏的一個小小奇蹟嗎?
附記:日前我又將「心田深處」這部電影重看一遍,這電影描述一位小鎮警長的太太,在先生值勤意外去世時,她原本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接受一位黑人的建議和協助,種植棉花養家的艱苦過程。此片獲得1984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和最佳原著劇本獎,由於故事背景發生在美國1930經濟大蕭條的時代,在不景氣或艱困的時代,觀看此片讓人有更深刻的感受。
本文發表於2006年七月


星期一, 7月 24, 2006

德文字典

(小小奇蹟之5)
(曾渙釗)
我出社會工作幾年之後,台灣正值經濟起飛的時代,國際貿易成經濟活動的主流,不像現在幾乎所有公司都要在公司名字後冠上“科技”公司,才能突顯自己的價值。在學校期間已建立一點英文基礎。年青時也夢想往國際貿易的方向去發展,但只會一種外國語文可能不夠用,於是想再多學一種語文,也許以後會用得到。除了英文和日文以外,望眼歐洲諸國,德國算是一個經濟大國,科技也相當進步,如果學習德文也許未來有機會派得上用場。

一次逛書店時,就從書架上挑選一本德英字典,心想也許有一天會用得到。買回家之後翻閱一下,就暫時擱下,畢竟要靠自修學習一種外國語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人教導,並持之以恆。

幾年後,我工作轉換進入美商GTE的台灣公司服務。這是一家電信公司,生產電信局使用的交換機。我工作幾年之後,這家公司的電信事業和德國西門子(SIEMNS)公司合併,美國境外的事業歸西門子公司所有,我服務的這家台灣公司由美商變成德商。

成為德國公司後一年左右,公司宣佈計畫引進西門子公司的數位交換機,需要派一組人到德國去負責接收移轉的工作事項。上級原本想指派我同一部門的另一位主管去德國,但他考慮到去德國的時間要八個月,對家庭生活有些影響,轉而問看我的意願如何,我因二個兒子也都長大,不需要太多的照顧,而上下學的接送,太太也可代勞,於是就答應前往德國。

德國西門子公司對於海外員工來德國,除非是短期洽商停留,若要較長時間的工作,就會要求先到語言學校接受幾週的密集德文之課程,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德語溝通。於是1988年的1月,我和二位同仁一齊到達德國南部距離墨尼里約一小時車程位在一個美麗的湖Chiemsee旁的小鎮Prien的一家私立的德文語言學校,接受九週的密集德文訓練。我許多年前買的那一本德文字典終於派得上用場。人生的境遇難料,隨時會有許多的改變,有些是個人無法掌控或改變的,例如前述的公司組織的改變等。但是多年前的一個念頭-學習德文,可能要等到許多年後,才會實現。這也許是種巧合,但也是一個生命裏的一個小小奇蹟。
..... 本文發表於2006年七月

星期三, 7月 19, 2006

生日禮物

(小小奇蹟之4)
(曾渙釗)
1988年1月初我奉公司的指派到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去接收數位交換機的專案,計劃日後移轉到台灣生產及安裝。西門子公司規定,凡是到該公司工作一段時間的海外員工,必須先到語言學校學習德語。於是我和二位同事,到了西德(那時東西德尚未統一)之後,就先轉往一個風景悠美的chiemsee湖畔的一個小鎮Prien,接受九週的短期德語課程。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到一個陌生的國家,上課之餘,非常思念遠在東方的妻子和小孩。

太太的生日是二月十八日,我到異地之後,就計畫買一個禮物,在她生日時,寄回台灣作為她的生日禮物。由於語言學校給我們三人安排住在一個距離市區較遠的鄉下,每天上學要步行三十分鐘,途中會經過市區,我就在上下學時邊走邊看商店的櫥窗裏陳列的商品,尋找適合的禮物。考慮到千里迢迢,禮物的體積不宜太大,於是尋找珍貴的小禮物。經過許多次的挑選和考慮,終於看上一個禮品店展售的許多美麗的胸針。這些各式各樣的胸針,上面鑲有許多小小的水鑽,在燈光折射下看起來十分美麗,如果搭配適當的穿著,一定會很出色。胸針的造型又有許多種,有蝴蝶、昆蟲、花朵或樂器款,每一種都很可愛。我決定挑選一隻小提琴造型的胸針,請店員用禮盒裝起來,預估在她生日之前一週,在語言學校旁的郵局,以航空寄回台灣給太太當生日禮物。

據太太事後說,她收到禮物當然先是驚喜,因為我遠在異地並沒有忘記她的生日,而且打開禮物來看也很美麗,正符合她的喜愛。但是更令她驚喜的是家裏二個兒子,一個正好讀國中二年級,一個讀小學六年級,也在媽媽生日那天,合買一個禮物送給她當生日禮物,二個兒子到新竹市街上尋找禮物,也到了一家禮品店,看上胸針,挑選其中一個兩人都滿意的別針,請店員包裝好,在媽媽生日的那晚,切蛋糕唱生日快樂的歌曲後,送給媽媽。當媽媽打開這盒子時,又是一個驚喜,因為兩個兒子挑選的胸針也是一隻小提琴的造型,大小尺寸和我挑的那隻簡直一模一樣,只是兩隻的作工有稍許不同而已。事後,太太寫信給我告訴我這件簡直無法想像的巧合。事前我挑選生日禮物時,並沒有告訴家人,而二個兒子也不知道我寄了一隻胸針給他們的媽媽當禮物。但一個遠在地球另一端,兩個兒子在台灣,居然從許多可以選擇作為生日禮物的千萬個項目中,挑到相同的東西,真是太巧合。他們還將這二隻胸針擺在一起,拍了一張相片,寄給我看。這真是一個日常生活裏的小小奇蹟。

..... 本文發表於2006年七月

心塵往事

(小小奇蹟之3)
(曾渙釗)
幾天前無意間在日本衛星台看了一部美國電影,我從片子中間開始看起,由於故事情節吸引我,在只有日文字幕的情況下看完。影片終了,才知片名叫The Cider House Rules,第二天上網去查詢此片是否發行有DVD。但台灣地區沒查到,只有香港網站出售此片,中文片名譯為「總有驕陽」。於是立即訂購一片來看,可惜此片有瑕疵,觀看到一半時,就會出現畫面靜止或停頓的現象。只好退回再更換一片,但是同樣的情況依然發生,看的十分不暢快。心想台灣地區也許可以找到此片,且附有中文字幕,但不知台灣翻譯的片名如何?因為同是中文,同一隻的影片,香港和台灣兩地翻譯的片名往往不同。

正思索有無正確答案時,晚間看報,讀到林載爵在聯合副刊寫的一篇專文「小說與電影」,文章就提到由小說The Cider House Rules改編成電影「心塵往事」。Bingo(賓果)!我終於得知此片的中文。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你說這是巧合嗎?我說這是生活裏一個小小的奇蹟!

附帶說,不管片名稱為「總有驕陽」或「心塵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是一個極棒的電影,故事描寫在一個孤兒院長大的孩子荷馬(Homer),受到視他為己出的院長照顧,學會了當醫生的助手,協助未婚懷孕的女子墮胎。在一次機會,隨著一對熱戀中的男女,第一次走出孤兒院,開始體驗不同的人生,在頻果園打工摘頻果,也嚐到愛情的滋味,但最後命運又將他拉回孤兒院,擔任院長一職,接替原來照顧他,訓練他的醫生一職。此電影是由原著小說改編而來,原作者自己擔任編劇。由於故事動人,此片獲得一九九九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演員、場景,和配樂都很棒。值得一看。
..... 本文發表於2006年7月


星期三, 6月 14, 2006

獨上高樓

(小小奇蹟之2)
(曾渙釗)
今年端午節那天,小兒子要出國讀書,我們一家人開車送他到機場,當他辦妥check-in的手續,準備走入海關前,一家人和他又是握手,又是擁抱,依依不捨地看他走進海關大廳。從那一步起,他就要飛往地球的另一端,獨自面對未來學業的挑戰,邁向自己生涯的另一個高峰。兩個兒子在國內完成大學及研究所的學業後,再入伍服役一年十個月,雖然多年離家在外,但還住在這島上,相隔不遠。但此次小兒子出國至少要二、三年以上,而學校是在地球的另一端,與台灣相隔數萬里,相見不易,離別的氣氛就特別的濃厚。
 
多數人出生之後都要接受家庭長期的照顧。據科學家的觀察指出,在所有的動物當中,唯有人類,從出生到可以獨立謀生所需的時間最長,有時長達二、三十年。在現今的社會,許多人陸續完成大學,碩、博士等學位,學習才算告一段落。投入社會開始工作時,可能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但不論這段時間多長,每一個人終有一天要單獨走上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夢想。
 
每一個人的理想或夢想和別人都不盡相同,獨自一人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的機會很多,例如有人夢想騎著單車環遊世界一周,卻找不到合適的同伴,於是只好獨自一人上路;有人喜歡待在實驗室裡嘗試各種研究,希望在某些科學領域有所突破,這些領域是沒有人曾做過的,於是他只好一個人去做各種實驗。有些人則夢想做些別人不認同的事情,甚至被稱為“傻瓜”,但事後卻被大大地讚揚,如首先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
 
唐朝時期,二十餘歲的玄奘已經開始四處講經說法,也常去聽當時的大師弘法,但是他覺得佛經是從天竺(印度)的梵文翻譯過來,難免會有些遺漏或辭不達意的部份。如果想要知道佛經的真義,最好能得到第一手的資料,親自到天竺學習。於是他發下宏願,決心一個人到天竺取經。他單槍匹馬往天竺走去,旅途歷經許多艱難,卻沒有讓他放棄原先的願望,終於到達天竺。他在天竺停留的期間,學習梵文並著手翻譯佛經,一共經歷十九年才又回到中國。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翻譯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多卷,他所翻譯的佛經被公認為是最權威的中文譯文,至今仍為世人閱讀使用。許多人喜歡持念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為玄奘所翻譯。玄奘憑著他一人的意志,孤獨的踏上往西方取經之路,終於實現他的理想。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三種之境界,其第一境界即為「昨晚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作為一位領導者須具備某些條件或是特質,其中有一項即為能夠忍受孤獨,享受孤獨。領導者告訴眾人:「隨我來(follow me)」但是他要帶眾人去哪裡?眾人為何又需要跟隨他去?又要如何去?這些問題都必然在他自己獨處時,仔細地思考出來。今天在企業裡的員工每天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可說是五花八門、錯綜複雜。一些擔任高階職位的人員,不但要處理每天發生的一些緊急狀況,也需要安靜和獨自思考的時間去規劃企業未來的方針和策略。一位高居某大企業的副總曾告訴我,他假日就經常獨自一個人到山裡去散步,除了達到運動的目的,也思考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他說許多公司裡一些重大的決策,都是他獨自在山裡散步時想出來的。
 
今天我們也聽聞,有些企業家每天的作息是要等到眾人都下班之後,一人在辦公室的孤燈下工作或閱讀。有些企業家則習慣天一亮就踏入辦公室,利用大清早一段沒有電話干擾,沒有會議討論的清靜時刻,去想一些重要的事情,再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人無法離群獨居還可以過著很好的生活,但是長期和群眾相處在一起容易失去獨立思考和行動的機會,因而迷失自己。因此,在高山上有人獨行,爬上他夢想征服的高山;在海上有人駕著一葉扁舟,航向他的目標;太空人計畫著如何登上下一個星球;實驗室裡有人嘗試著新的研究;企業裡有人獨自思考公司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於更長遠的永續經營計畫。而我則希望;我的兒子在國外獨自學習的這幾年,能找到他自己未來的理想及方向。

..... 本文發表於2006年六月

永遠的赫本

(小小奇蹟之1)

(曾渙釗)
我曾經是個電影迷,夢想退休後開一家小電影院,閒餘時邀請好友來欣賞一些經典的老片。在看過許多影片和在眾多的影星當中,若問到我最喜愛的演員是那一位,我也許會思考片刻然後回答說:奧黛利赫本(Audrey Hepburn)。為什麼呢﹖因為她主演的幾部片子都是我很喜歡,且一再看的,包括:羅馬假期,龍鳳配(Sabrina)、綠廈、黃昏之戀、甜姊兒、第凡內早餐、窈窕淑女等。影幕上的奧黛莉赫本外型甜美,扮演過幾個不同的角色如公主、司機的女兒,情竇初開的少女、應召女郎、賣花女等都有一份可愛、純真、善良,和高雅的氣質,這些都不是別人可以模仿得來。在羅馬假期一片中她扮演安娜公主在羅馬訪問時意外蹓出宮外,在第二天出遊時,經過美髮沙龍店臨時起意將長髮剪短,並由理髮師梳了有流海的短髮,許多人欣賞影片之餘,也跟著剪一個相似的髮型,「赫本頭」於是成為當時的一項流行時尚。
奧黛利赫本不但是在影幕上的表現令人欣賞,影幕下的生活也同樣令人讚賞。她在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直到永遠」(Always)片中飾演天使的角色,而現實中她也是守護兒童的天使。自一九八八年起赫本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FE)的親善大使,喚起世人關心非洲及中南美洲的貧困兒童。她擔任此項職務一直到一九九三年她去世為止。美國政府在今年(2003)特別發行一張郵票,就是追念她在此方面的善舉。
奧黛莉赫本吸引世人的是她的外型和氣質,這本身就是一種美,而她的行為和表現是另一種的美,和她內在美的表現是一致的,不會讓人覺得她在影幕上的表現只不過是為了演戲而裝出來的。
她早期所拍的電影有許多是黑白影片,卻有一種耐人尋味懷舊的味道,現今的電影已經是五光十色,並加添了許多音效和電腦動畫,但是大部份的影片都是極盡聲光的能事,卻少了深刻的人物和故事內涵。奧黛莉赫本逝世之後,在今日影壇上已經很難得再找到可以取代她的人。當今眾多的演員當中,外型甜美的不乏其人,然而似乎就少了那一股氣質或內涵。奧黛莉赫本在影迷心中已成為當代的一種典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事實上,各行各業當中,也有一些人稱得上是典範。這些人不是事業做得最大,賺最多的錢;而是具有一種風範,不論是在他經營的事業或私下的表現都是光明磊落,堅持某種原則。他不是靠一時的機運而發達,也不會因為事業成功了就得意忘形,也不會因為一時不順利,就失意而採取極端的作法。
我剛踏入社會時,曾進入一家電子公司,認識一位負責研發工程的主任,他待人謙虛、和善、不好高騖遠,但卻富有理想,與同事相處都是真誠相待不會因對方職位高低而有差異,也十分瞭解部屬和他人的需求。記得有一天我就塔交通車上班時,經過他家門口(那時他才結婚不久),看到他抬了一台彩色電視機上車,原來那天正是代表台灣的少年棒球隊在美國威廉波特爭奪冠亞軍賽,許多人非常關心比賽進行的情況。他明白大家的需求,於是將家裡的彩色電視機(應該是他太太的嫁粧)抬到公司裡,供同仁在工作時也可以停下片刻隨時知道球賽進行的狀況。從這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知道,當時他已經很瞭解人的需求,並且設法去滿足它。我和他相處一年多之後,他先離開與朋友創業,幾年之後事業失敗了。他再另起爐灶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創新業,二十餘年來經過一些顛簸,但今天已成為年營業超過二千億元集團的董事長。我雖然從此以後未曾再與他見面,但是透過各種媒體,經常看到他發表各種言論。他一向創導「人性化管理」,我個人相信他是個言行一致的人,因為我曾看到他尚未成名不為人知之時,最真實的一面。
古人言:「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某些人的言行舉止,塑造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或典範,而這種典範是永遠留存的,像奧黛莉赫本永遠為後人喜愛和景仰一般。
..... 本文發表於2006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