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渙釗
我向來有收藏舊資料的習慣,因此剪報、文章、信札、筆記等一堆。平常很少去碰觸,但偶而去翻動時,就會有時光倒轉的感覺。
近日整理到一紮約二十年前的資料(大約是1988年),其中有一篇是由「市場與行銷週刊」對台灣五百大企業所做的研究專輯,標題是「營收成長率黑馬出陣」,文章中提到新竹科學園區的台灣微科國際公司經過一年的辛勤耕耘,以高達233.12%的營收成長速度,榮登台灣「企業經營績效」的王座,並進入500大企業排行榜中的第245名,成為科學園區成長最可傲人的黑馬。
此文章列出企業績效最佳前二十名,其營收成長率及500大的排名如下:
1. 台灣微科國際         成長率233.12%       第245名
2. 中國鋼鐵結構         成長率216.67%       第174名
3. 憶華電機             成長率170.85%       第267名
4. 大眾電腦             成長率164.76%       第369名
5. 新格發企業           成長率163.54%       第442名
6. 中國人造纖維         成長率136.33%       第76名
7. 台灣日通工           成長率118.80%       第359名
8. 台灣鎳業             成長率116.72%       第126名
9. 大亞電線電纜         成長率112.70%       第136名
10. 台灣理光             成長率106.72%       第101名
11. 盛餘                 成長率104.77%       第66名
12. 華泰電子             成長率100.41%       第492名
13. 瑞穗不鏽鋼帶製造     成長率92.70%        第371名
14. 倫飛電腦實業         成長率89.88%        第471名
15. 東聯化學             成長率89.39%        第78名
16. 台灣旭光學           成長率87.20%        第448名
17. 宏碁電腦             成長率84.32%        第19名
18. 高雄凱音電子         成長率78.81%        第96名
19. 彥武企業             成長率75.76%        第244名
20. 燁隆企業             成長率75.02%        第119名
在隔了近二十年之後再來回顧這些前二十名的公司,發現少數幾家還存在,繼續發亮發光。有些公司已消失不在,有些公司既使仍然一息尚存,但營運績效可能很差,不復當年風光。
我個人在二十年前的一日接到一位人事顧問(俗稱獵人)的電話,問我竹科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有一個高階主管的新職位,需要的學經歷和我的背景很相符,問我有無興趣談一談。我先從一些報章雜誌(當時還沒有網際網路)搜集有關這家公司生產的產品、成立的背景、以及未來的展望等資料,認為這家公司應該有前景,於是透過獵人的安排,分別和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副總與總經理面談,不久接到聘書(offer letter),就到竹科這家公司上班。這家高科技公司在第一年的業績和生產都還有成長,但到了第二年,新產品的開發漸漸落後市場的趨勢,營運就發生問題,訂單減少,產能和人力資源無法充分利用。這時,我正好有另外一個工作機會於是就辭職他就。
這一家公司我服務了兩年多,在我離開後不到一年即宣告結束營業。這家公司的營業額在竹科兩百餘家公司中曾高居第六名,其股票還準備在台灣上市,產品在當時也屬先進的科技產品,但高科技即是高風險,產品的發展和更新速度要很快。多數新產品的生命週期短,成長時的速度很快,衰退的速度也很快,企業要永保長青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據台灣九十六年(2007)中小企業白皮書的報告指出台灣一二四萬家的中小企業在五年內會有四成活不下去,逾十年者還能存活的僅有四二.一%。
當企業的壽命越來越短,而一般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時,大多數人會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確保在職場有較長的服務年限?這是回顧二十年前的資料時所想到的問題。順便一提,作這篇報導的「市場與行銷週刊」在二十年後似乎也不存在了。英文歌曲Unchained Melody的詞有一句話說:Time goes by so slowly, and time can do so much. (時間過得很慢,卻帶來很大的改變) 的確如此!          2007/12/07
星期一, 12月 10, 200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